出海吹風看海原本是件浪漫的事,但對許多人來說,「暈船」卻是航海之旅的最大惡夢。
其實暈船不代表你體質差,而是身體在「視覺與平衡感混亂」時自然產生的反應。
別擔心,以下這幾招由專業航海教練親授,讓你下次出海不再天旋地轉!
一、為什麼會暈船?
暈船的主要原因,是內耳前庭感受到的晃動與眼睛看到的畫面不一致。
當身體覺得「我在動」,但眼睛看到「世界好像沒在動」,大腦就會產生混亂信號,引發噁心、頭暈、冒冷汗等症狀。
再加上氣味、緊張、睡眠不足等因素,就更容易觸發暈船反應。
二、出海前的準備
1. 飲食要清淡
避免油膩、辛辣、含碘或刺激性的食物(例如海帶、泡菜、咖哩),
建議選擇簡單、少油、容易消化的食物,如白飯、香蕉、吐司。
2. 睡眠要充足
疲勞會讓你的平衡感更敏感,睡飽可以顯著降低暈船機率。
3. 可提前服用暈船藥
一般建議在出海前 30~60 分鐘 服用,
若是容易嗜睡體質,可選擇不含嗜睡成分的配方。
三、航行中的小撇步
1. 目光看遠處海平面
不要一直低頭看手機或拍照,盯著遠方能讓大腦重新校正方向。
2. 選擇穩定位置
船中間的晃動最小,如果你容易暈船,建議坐在靠近船心的位置。
3. 保持通風、避免氣味
柴油味、香水味、濕氣味都容易誘發暈船,
可以到甲板上吹風,保持空氣流通。
4. 呼吸與放鬆
深呼吸能減輕焦慮與噁心,千萬不要硬撐。
若真的不舒服,閉眼休息、平躺比起坐著更穩定。
四、真的暈了怎麼辦?
- 閉眼平躺,讓前庭系統與視覺暫時脫離。
-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,避免脫水加重頭暈。
- 冷敷額頭或後頸,可稍微緩解不適。
- 若情況嚴重,請立即告訴船長或教練,
他們能協助調整航速或讓你在較穩定的區域休息。
五、暈船可以克服嗎?
很多人以為暈船就不能航海,其實相反——
越常出海,身體會越適應搖晃的節奏,
久而久之,大腦自然學會平衡,不再那麼容易暈。
暈船的本質是「感覺衝突」(sensory conflict):
- 內耳的前庭系統:感受到晃動 → 告訴大腦「我在動」
- 眼睛:看見相對靜止的艙內 → 告訴大腦「我沒動」
這兩個訊號打架,大腦混亂,就開始頭暈、噁心。
但人體是會學習的,就像學開車一樣,
當大腦反覆接觸這種環境後,它會重新校正內耳與視覺的對應方式,
你的平衡中樞會變聰明,逐漸學會怎麼在搖晃中保持穩定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船長、教練、漁民即使遇到大浪也不暈的原因:
他們不一定是是天生抗暈,而是長期訓練出來的適應能力。
小結:暈船不是命中注定
暈船是生理反應,並不是「海洋不適合你」。準備充分、放鬆心情,你一樣能享受航行的樂趣。
下次出海前,記得帶上你的好心情與防暈船攻略,
海風、浪花、帆影,都會成為你難忘的冒險記憶!